1、公司的无形资产不同于其他公司,一般情况下,无形资产绝对的大头是土地使用权,但这家公司如果按年初账面原值来看,土地使用权占15%,非专利技术占比45%,商标、特许经营权占比40%,这两者是医药类公司常见的,而且往往是低估的,因为这些是按照成本入账的,但是这些药的专利往往能带来远高于成本的价值。
2、到这里就有个疑问,前面提到,公司的这个毛利率不高不低,但是跟一般医药企业有不一样,资产周转率也不同于一般企业,也是不高不低,一般大多制造业都在1以下,如果是快消类的,大多在2以上,这个毛利率和周转率的组合不常见,在后面分析年报时我们再细讲。
1、医药行业协会,如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华医学会等,也提供行业资讯和信息。
2、空间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态势鲜明,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中部地区为核心,形成了多极化产业格局,其中京津冀地区以北京的创新能力为核心,长三角地区以创新驱动为主,粤港澳大湾区以广州、深圳为驱动,成渝经济圈以成都、重庆为核心。
3、商业化出海趋势:退回案例增多。2023年,中国药企向海外授权的交易数量激增,但退回案例也频繁出现,包括跨国药企和Biotech之间的合作失败。这一趋势反映出跨境交易中的复杂性和风险,需要关注交易细节和权益分配,以及可能引发的政策和市场变化。AI制药趋势:尚无进入临床III期。
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了181%。尽管2020年疫情对医药生物行业的收入增长造成了影响(减少了18%),但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较2019年提高了7%。
总的来说,药明康德依托CRO业务,已经延展出药物全链条服务,包括临床期CRO,到临床CRO,到CMO等,因为CRO公司的特殊性,不能像药企一样自主研发销售,所以公司投资了众多创业期公司,目前PE(TTM)A股42倍,港股21倍,受益于目前的创新药浪潮及各政策的支持,龙头的发展空间是最大的。
年代末,医药研发投入激增,CRO行业迎来黄金时期,昆泰、Covance等加速业务拓展,顺应了重磅炸弹药物时代的需要。90年代,药物研发产业链细化,CRO渗透率提升,国内CRO如药明康德开始崛起。进入21世纪,大型药企并购频繁,CRO市场全球化,亚太地区成为主要供应地。
美国人与畜禽Croproation365公司的崛起,标志着农业领域迈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对立面,而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部分。通过创新和合作,我们有信心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农业未来,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加繁荣和可持续。
康龙化成:CRO行业龙头泰格医药、昭衍新药:临床前CRO行业龙头药石科技:药物分子砌块领域CRO龙头凯莱英:小分子制药CDMO行业龙头药明生物:大分子药物CDMO龙头普洛药业:专注CDMO领域博腾股份:CMO行业龙头中药中药股的投资逻辑比较特别,除了中药本身的价格提升,业绩增量主要来自围绕中药养生功能开发的周边消费品。
对于CRO来说,这项指标更容易衡量一些;而对于跨国医药公司的研发中心,由于没有销售额的压力,研发人员的绩效也很难用客观量化的指标去衡量而更多的建立在个人能力的考量上,人力资本的有效性和投入回报率,因此更需要考虑的是高昂的人力资本投入是否能得到预期的回报,以及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是否能支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国医药行业整体需求稳步增长。从长远角度来看,我们对该行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商业健康保险的迅速扩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支持。预计未来医药行业的增长速度有望保持在10-15%的区间,显示出其宽广的发展前景。
医药行业未来的前景十分广阔,特别是在医学专业领域。 临床专业毕业生拥有广泛的就业形势和选择空间,他们可以在医疗卫生、医学医药科研及制药等行业中找到工作,涵盖医药研发和临床实验等岗位。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药品安全性的关注也在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商业健康险的扩张也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据统计,医药行业的年增长率有望保持在10%到15%的区间,这表明该行业的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开始积极寻求海外并购机会,以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康龙化成则是国内领先的医药研发服务提供商,专注于药物发现、开发和生产,特别是在化学合成和药物分析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这些公司的崛起和发展,为我国医药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集中于多个创新药物领域的发展,包括重大疾病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新疫苗以及新型细胞治疗制剂等。与此同时,生物3D打印技术等先进医疗技术也将得到重点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提升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全球和中国因目前发展形式略有不同,全球和中国的发展趋势也有所不同。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在国际上稍胜一筹,故技术的发展将连带着产品的发展要更为前驱。而因中国在销售经验缺乏,故在销售渠道上,全球或将先一步达成智能化销售。
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AI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AlphaFold和ESMFold的蛋白质结构预测,将重塑药物研发和诊断过程。重组抗体技术:因其生产优势和工程改造可能性,重组抗体药物在新药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将影响多种疾病的治疗。